最美抗疫情医护人员图片—真相揭秘,记者爆料!

 admin   2024-05-01 01:03   15 人阅读  0 条评论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3月30日电(新华社)3月29日,黑龙江省又一支医疗队启程驰援吉林省。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的32名医护人员与吉林省人民一起,克服困难,追随白山黑水。


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是“隔离退伍军人”。43岁的王蕾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护士,曾多次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多次被派往黑龙江省COVID-19治疗中心。


王雷说,“经历过传染病治疗后,我更加体会到,有时候我们不仅是医护人员,也是病人的家人。”看到病人健康平安,他心里就踏实了。


3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再次驰援吉林省。照片来源受访者


疫情期间,生命至上。黑龙江省医务人员奋战在三条战线上支援吉林省抗击疫情、支援全省各地COVID-19治疗和核酸检测、忠实履行职责,保障人民健康。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刘文华一早出发,顶着风雪赶到,以20年党员经验带领团队抗击疫情。吉林省吉林市15天。作为一线党支部书记,她和团队顶住压力,“医护人员每四个小时轮换一次,我们互相鼓励,辛苦工作。”


入夜,哈尔滨会展中心大厅灯火通明。坐落于此的哈尔滨传染病移动实验室已成为该地区开展本地核酸检测检测的重要支撑。


谨慎的哈尔滨市民担心,最近的一次核酸检测显示,从凌晨到深夜收到的报告不少。这都是分配到移动实验室的调查人员工作到深夜的结果。


去年年初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治医师张艳芬医生第五次走进哈尔滨流动实验室。每个人都穿着防护服,在负压实验室工作数小时,对抗看不见的病。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只要我们手牵着手,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她从事临床测试和诊断工作已有19年,并且始终充满动力。


3月17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治医师张艳芬在进入哈尔滨传染病流动实验室前与孩子告别。照片来源受访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王柏清驻扎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心检疫中心,妻子于子怡则被派往当地核酸检测第一线。由于各自工作,夫妻俩日常的交流基本仅限于早晚的寒暄。在隔离中心,王柏清和队员们分工细致,负责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心理疏导、中医干预、紧急急救等工作。每天休息几个小时。


守护生命,不停歇。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凌晨,120救护车将一名大出血的33岁孕妇送往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春丽院区。


执业妇产科医生钟伟杰回忆说“孕妇的妊娠期只有29周,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子宫收缩、止血,无论是大人还是胎儿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医院立即开始对病情严重的孕妇进行紧急救治,并开通绿色通道,急诊室、妇产科、化验室通力合作,将产妇转运至专门的负压抢救室,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紧急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后,孕妇被送往产房进行保胎观察。目前,产妇和胎儿的体征稳定。


“我们永远是患者的守护者。”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春丽区妇产科副主任王宇光说。


很多人都想知道关于最美抗疫情医护人员图片和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的图片的题,本文为你解完毕,谢谢大家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17cet4.com/post/119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