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沿海地区还是发达地区?

 admin   2024-04-26 05:01   15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东莞是沿海地区还是发达地区?

东莞


编辑讨论4


东莞,又称“莞城”,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全国五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1]、新一批一线城市,[2]是“广东四小虎”之首。被誉为“世界工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岸。北与广州市接壤,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南临深圳市,东临惠州市。是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篮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3-4]建县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被列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之一[5]、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华侨华人约30万。是著名的侨乡、粤剧之乡[6]。它也是一座“音乐之城”[7]、一座“科技之城”和“博物馆之城”。”[8]、国家森林城市、花园城市[9]、全国文明城市[10-11]、国家篮城市[12]等美誉。2015年4月,来自全200多个城市的代表聆听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上“东莞之声”。[13]东莞森林覆盖率达到36-7,森林绿化率达到98-7,成为花园城市。[14]2017年12月,被国家民委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15]2018年12月,内地商业城市排名第24位2018年中国,2018年中国大陆地级城市第5名,最具创新力30个城市第7名。1985年1月,东莞县被国务院批准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是当时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管辖。1986年,东莞市开始撤区设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86年2月24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东莞市管城镇、黄村区、万江区、涪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东莞市城内区街道办事处、城外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湾区办事处成立。辖江区街道办事处、涪城区街道办事处、黄村街道办事处等5个街道办事处。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7月,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筹备组成立。县级单位,辖城内街道办事处、城外街道办事处、涪城区街道办事处、黄村街道办事处、皖江区街道办事处。下辖5个科级街道办事处。2000年3月,撤销涪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2001年10月,撤销黄村区街道办事处,设立南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月,1988年1月设立的内城街道办事处和外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合并,重新设立管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1月,撤销皖江区街道办事处,设立皖江街道办事处。在。截至2011年9月,东莞市辖28个镇、4个街道;每个镇共辖383个村、214个社区。村辖若干个村民小组,社区辖若干个居民小组。东莞实行市、镇、村行政区管理;镇的行政机构是镇人民政府,街道的行政机构是街道办事处;村的行政机构是村民委员会,社区的行政机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截至2012年5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其中4个街道办事处;28个城镇。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驻东莞市南城街道盛和社区鸿福路99号。东莞位于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点为谢岗镇银瓶嘴山,最南点为凤岗镇盐田村盐田水库,最西点为沙田镇西大滩村狮子洋中心线,最北点为中塘镇黄涌村东江北。支流中心路线。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东莞市东与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接壤,南与深圳市龙岗区、宝安区接壤,西与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萝岗区接壤,与广州市增城区、博罗县接壤。惠州市北边的县城。


与广州、深圳、惠州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地质地貌东莞市地质构造位于罗浮山断裂边缘的博罗断裂东北—西南段、东莞断陷盆地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阶地和冲积平原为主,其中丘陵阶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其是东部。山体巨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不平。海拔多为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东莞市最高峰;中部和南部为低山丘陵,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濒临东江,分布着陆地和河谷平原,海拔30-80米,坡度小,地势平缓,易堆积土地。莆田区水资源丰富;西北为东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为封闭式农田区,地势低洼,水网纵横。西南为毗邻珠江口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沙咸田地区受潮汐影响较大。东莞控制着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的咽喉。海岸线长115-94公里,海域面积1.5万公顷,浅滩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长53公里。虎门港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区位。气候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无冬季,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幅度小,季风明显。2005年至2009年年平均气温23-1。最热年份为2006年,年平均气温23-6;最冷的是2008年,年平均气温22-7。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一月,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年极端最低气温3-1。日照时数充足。2005年至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2%。其中,2009年日照时数最多,达到2059-5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6小时;2006年最少,仅为1558-1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5小时。一年中二、三月日照最少,七月日照最多。降雨集中在4月至9月,其中4月至6月为前汛期,降水大部分来自锋槽。7月至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2005年至2009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819-9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的是2008年,年降雨量为2074-0毫米;最低的是2009年,只有1547-4毫米。常遭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冻害等侵袭。石马河水文-4张图片。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汉溪水。全市境内96处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在东北角进入惠州市惠城区和博罗县之间后,自东向西沿北部边境流至桥头镇新开河入海口。有石马河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奇石河流入奇石镇。东江南支在石龙镇分流后,东江北干流继续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合,经中堂高埗镇石碣镇大胜村流入狮子洋河镇、麻涌镇。东江南支斜向西南流,在峡口社区接收来自市中心的汉溪水。峡口以下有牛山水、哈地水、小沙河3条较小支流,由东向西汇合,流经石碣。镇、管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注入四胜狮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之间是东江三角洲河网区。植被东莞市划定了1103平方公里的市级生态线范围,占东莞国土面积的44-7,严格控制生态控制线内的开发建设项目,打造东莞的“生态高压线”。已建成大岭山、大石等15个森林公园,面积35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构筑起东北向东南的森林生态屏障。全市森林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森林绿化率达到98-5。建立了万向等15个野生植物保护社区,在松山湖、通沙湖、横岗湖、毛车湖、涪陵湖等湖泊划定了生态保护区。在土地紧缺的市中心,规划保留42平方公里的同沙生态公园;长安、虎门等沿海城镇种植红树林1200余亩;大王洲湿地公园面积1-7平方公里。[21]


本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解了一些关于东莞凤岗镇经常有台风吗和东莞是沿海地区还是发达地区?的相关话题,希望能得到诸位的喜欢。

本文地址:http://www.17cet4.com/post/103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